中国的LED 踏上国际新征程
“LED产业在中国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行业。目前所有国家和企业在这方面都比较弱,谁率先形成产业链,谁就拥有了主动和优势。”在香港上市的广东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总经理周详介绍,“就中国而言,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是形成联盟,不"窝里斗",才有可能参与国际竞争。”
基于这种共识,国内43家从事LED的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于2004年10月成立了CSA,吴玲担任秘书长。目前,CSA成员单位已发展至包括来自香港和台湾的212家企业和科研院所。
而在后来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中,LED产业被列入合作项目。在合作中,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了9个部委,依托CSA组建了两岸合作工作组成员单位,吴玲被任命为工作组组长。
2009年4月,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光源与新能源论坛在上海举行。其间,韩国LED行业协会领导人、明知大学教授Moo-Whan Shin和日本LED照明推进协会副理事长Atsushi Okuno,邀请她去喝咖啡,两人均表示希望加入LED联盟。
得知消息,相关部门负责人意识到,应尽快行动,成立相关国际联盟。吴玲即着手筹建ISA,经与欧洲灯具联盟成员飞利浦、美国照明组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照明协会商议,得到各方支持。
组建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的时机已然成熟。而中国国内尚无国际组织注册机构,经过一番思考,吴玲和合作伙伴在香港注册了国际半导体联盟组织机构,并于2010年10月17日宣布成立。
然而,让吴玲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是,在这一组织按照国际惯例选举主席过程中,她全票通过当选主席。
当时,她泪流满面,脑袋里一片空白,然后给最好的朋友打了电话。
她怀疑自己的能力:“第一,没有外交经验;第二,不是领域专家;第三,不是企业老板。我能行吗?”
澳大利亚行业协会主席拉着她的手,如同父亲对待女儿一般给她鼓劲:“今天这1500人的论坛是谁在推动?”
随后,在一次酒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给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光电子半导体异质结构发明人若列斯•阿尔费罗夫敬完酒后,第二位就是给吴玲敬酒。
“我脑袋里又是一片空白。”她说。
据岳瑞生介绍,目前这个由中国人发起成立并成功落户于中国的国际组织ISA,成员已涵盖LED全产业链,从设计、外延芯片、封装、材料与设备、测试等各个节点无一缺席,产业界国际主角飞利浦、通用公司等均已加盟,国际领军人物,LED蓝光、黄光和OLED发明人已成为ISA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1年11月,ISA第一次成员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发布了《国际半导体照明战略研发蓝图》第一稿;发布了第一个《全球各地区SSL产品最低性能规范(MPS)汇编》;并决定成立ISA标准技术委员会。
为了有效开展工作,ISA成立了5个工作组:全球半导体照明战略研究规划;全球示范工程;全球高端技术人才培训网络;国际标准与检测方法的对话与合作;提升公众对半导体照明的认知度。
然而,吴玲等人也意识到,ISA是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不等于成功,“我们拿什么吸引成员?有市场未必有话语权”。更多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联系人:王莉 联系电话:13720077865